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19-10-25
人工智能产品与传统互联网产品的具体区别在哪?
如果从效率方面来讲,互联网产品更多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而人工智能产品提高信息产生的效率。两种类型产品的功能重点不同,自然对产品经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属于产品经理的一种,必须对用户、需求、商业模式有深刻的认知。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产品经理还需要4项基本技能:懂数据、懂算法、会沟通、懂行业,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是人工智能产品的基础,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必须懂得如何利用数据去构建产品。懂数据经常与懂行业相伴相生,数据毕竟来源于行业,所以数据自然带有行业的一部分特征。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的数据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认知的三个方面
数据业务内涵是指数据在业务中的意义。
无论是做数据分析,还是做人工智能产品,首先要搞清每种数据的含义——数据通常来讲能够反应出某项业务或某类业务,模型的构建过程也是对业务关系的梳理。懂得数据业务内涵对也有有利于掌控数据标注的相关工作。
数据属性是指数据本身的特征,数据属性包括数据类型、数据质量等不同维度的属性。
(1)数据类型很多,有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声音数据等,每种数据类型具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与建模方法。
图像数据可以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处理,文本数据可以采用决策树以及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处理。
(2)数据质量包含的内容较多,包括数据真实性、数据结构化程度、数据异常情况等。不同质量的数据处理过程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非结构化数据需要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后才能构建模型。
数据处理是指将原始数据变为对特定场景下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形式。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应该掌握数据处理的技术与流程,数据治理在整个数据科学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数据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评价数据质量等相关情况。在对数据充分认知后,才能够进行数据处理与建模工作。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参与算法的设计过程,所以必须深入了解算法原理。懂算法可以更好地与算法工程师沟通,并且能够知晓不同算法的应用场景。
熟悉普通产品经理工作流程的人都应该清楚,普通产品经理主要以提出需求为主,他们撰写产品需求文档提交给开发工程师,由开发工程师应按照需求文档的内容进行开发。
普通产品经理的工作模式是制定一个产品开发的目标,由开发工程师去完成这个目标。
普通产品经理以“目标”为导向来参与产品研发,他们制定产品功能的目标,为最终结果负责。对于具体“目标”的实现过程,普通产品经理很少参与,大部分由开发工程师完成。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懂算法,这样才能参与产品功能的实现过程。
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始终参与算法的研发,一直需要与算法工程师保持紧密的配合。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针对行业特征进行技术预研,评估哪些算法适合产品的应用场景。算法模型的训练以及训练数据的准备工作,都需要人工智能产品经理参与。
首先,人工智能产品经理会提出产品需求,在提出产品需求后,他们会帮助算法工程师寻找合适的路径去实现。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不仅要撰写需求文档,还需要撰写技术文档,通过自己对技术和行业的了解,在需求与算法间建立一栋桥梁,提出最佳的算法及技术实现路径。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更多地参与产品“目标”的实现过程过程,是以“过程”为导向来参与产品研发。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这样才能顺利进行技术预研,并保证与算法工程师沟通顺畅。
基于行业特点,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首先需要确定“哪些是分类问题?哪些是预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适合用什么算法?”,这些都需要与算法工程师深入的沟通,沟通的基础就是对算法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行业问题都比较复杂,很难用单一的算法满足需求。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探索如何组合不同的算法来满足行业需求。
算法就像积木,人工智能产品经理需要根据行业需求的特点,去将算法积木搭建成相应的形状。只有人工智能产品经理懂得算法原理,才能知道如何利用算法满足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