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19-12-05
中台概念是什么?中台的本质又是什么?如何借力中台实现企业的业务增长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等等。
我相信这些是所有在做中台业务的人和正打算做中台相关业务的人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今天,我们试着跳出执行层,从方法论层再看中台,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启发。
业界有很多关于中台相关的文章,大致从技术层、架构层、系统层等方面对中台相关的概念做了分析。
同时,关于中台比较火的书籍,比如云徒科技的《中台战略》,阿里首席架构师钟华写的《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等等,都从起源、技术以及中台可以实现的功能层都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但是,通过对这些文章、书籍的阅读,你会发现他们都给我们展示了一样的东西:中台千人千面。
简单点说,就是每个人对中台的理解都一样,各有各的解释,但是每个解释背后都能可落地、可执行,这就是中台神奇的地方。
你可能会更奇怪,中台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是很模糊,很抽象。大家只记住了中台是阿里提出来,仅此而已。但是每个人接触过中台的人都会大赞中台。同时,中台业务也正在国内如火如荼的推进。
为什么?
中台是阿里提出来的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台隐藏了有大部分人都认同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
我找过几个做产品和研发的同事讨论过什么是中台?
我依次问他们,从业务层面,中台创新了业务模式吗?从技术层面,中台有新技术的创新吗?
答案都是:“没有”。
既然从业务层面和技术层面都没有创新,为什么还要那么多人还是推崇中台?
是因为我们所看到中台的样子,是我们喜欢的或者认同的样子。
数字化是社会进程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在商品营销方面,运用比较广泛。而中台是目前企业现实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佳解决方案。
连接、智慧和数据是数字化管理中的三大特点。
数字化营销就是数字化的最典型的应用。数字化营销要求全渠道联通,通过对全渠道数据的分析,实现智慧化营销。
比如,一个产品通过打通线下线上全渠道的销售链路,获取业务流(场景)和数据流形成用户全面、立体的用户画像,根据这个用户画像来进行相关决策。
其实,数字化营销是让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基于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购买习惯来实现相关营销策略。
那问题来了,数字化营销到底为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我们都知道企业可以在两个大方向上做战略,一是降本;另一个是开源。
数字化又在哪一个方向上?
降本主要是改进(生产、销售等)方式,提高效率;或者是环节缩减,开支减少。开源主要是增加销售(营销)模式,改善质量(创新产品)等。
毫无疑问,数字化营销是开源的方式,但是数字化管理却两个方面都有涉及。
数字化营销只是拉近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但是任何两个对象之间都存在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当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迫近到这个鸿沟时,该怎么办?
我觉得这就需要体现中台的价值了,中台实现的是全产品的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分别以“用户为中心”、“产品为中心”。
通过拉近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当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足够近时,迫近鸿沟距离时,“用户为中心”和“产品为中心”将会趋于一致,才能倒逼产品质量改进和产品创新,形成新的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中台产品就可以让新的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距离不断产生,实现彻底的产品变革和质量变革。
目前,我只从云徒科技的《中台战略》书中看到了对中台相对完整的定义。
书中这样给中台定义的,“数字中台是基于企业级互联网及大数据架构打造的数字化创新平台,包含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
通俗的理解就是,我们谈论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都是在数字中台的框架下开展的,中台是一个数字化创新平台,基于的Paas服务的平台。
2015年自从阿里抛出“大中台,小前台”的战略之后,业界至今还议论纷纷。那到底我们该如何理解中台呢?
我们想清楚中台的本质是什么?必须看三个维度,业务、数字和技术。
先从业务来说,毫无疑问业务模式的改变,包括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化、快速迭代等是促使中台概念的产生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