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3-12
复盘分析的核心思路,就是戴明环(PDCA)的应用,由此来分析过去某一段时间内产品和项目的工作情况以及成果总结,更重要的是获得可验证的规律/经验。
概括的四大步骤适用于以个人为主体的复盘分析,分析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产品或项目。
细分的八大步骤适用于以团队为主体的复盘分析,形式通常是会议,分析的对象可以是产品或项目。
本文主要介绍的方法论是概括的四大步骤(因为使用范围和对象更广,实际应用的频率也会高,Sue过往的工作经验中,有勇气有意识开复盘分析会议的公司和领导不算常见,会有互撕耍锅的情况发生)。
P-plan,所设定的计划/目标是怎么样的?
大到项目立项,小到版本迭代,我们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不能忘了初衷和目的。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始终朝着所设定的目标去努力实现。但理想与现实往往都有偏差,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会出现,最终导致不同结果的发生。
所以复盘分析的第一步,是回顾目标。走到了今天,不妨回过头去看看当初的目标。
D-do,做了什么?执行的情况如何?
结果是既成的事实了。结果的好与差,多好或多差,它需要有一个参照标准来对比的。
我们第一步回顾的目标就是参照物了。
通过对比,会找到目标和实际结果的差距。类似两个数字之间的比大小,情况可分为三种:
除了上面的三种情况,还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的:
需要强调,关注的重点不是差距的大小,而是出现差距的地方,可以是试着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
check,检查分清对错好坏,找到原因和问题。
通过第二步的对比,找到了差距,那这些差距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失败了吗?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失败,那我们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深入去思考。
对发生过的事情,尤其是特殊时间节点的举措,一一罗列然后进行反思,分析得出的原因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都要尽量穷尽,且尽量触达最深刻的“根因”。
action,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得到规律,行动验证,不断循环。
这是复盘分析最重要的一步。上面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形成符合真相的认识。总结规律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好的方式是检验。
复盘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必须在复盘的当时做出判断,一般来说可以通过 4 原则来评判:
(1)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
当复盘的结论落脚在偶发性因素上,那一定是错误的。如果复盘没有进入到逻辑层面,没有经受住逻辑的验证,则这样的复盘结论,一定是不可信的。
(2)复盘结论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复盘的结论如果是指向人,则很可能说明复盘没有真正到位。因为复盘得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而人是具体的,各不相同。
指向事,则复盘到规律的可能性更高。当然,这里的“事”不仅仅是指某件具体的事,而是人之外的事物。不要随意外部归因,比如:“如果出租车司机都开这么慢,那我以后都会迟到”等等,这会将事件引导到阴谋论上。
复盘的结论不是指向人,而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分析,这是验证复盘结论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
(3)复盘结论的得出,是否有过3次以上连续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追问?
复盘得出的结论,至少应该有过三次以上的连续的 why 或者 why not 的询问。如果次数不够,也很可能意味着复盘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
探寻问题背后的问题,找出答案之后的答案,这就是追问的目的。
(4)是否是经过交叉验证得出的结论?
“孤证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术语,用来比喻复盘得出的结论通过其他事情交叉验证,也可以为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项目复盘的时间:最好在项目结束后的一个星期。这个时间节点,项目刚结束不久,参与项目的人员对项目各情况的印象还比较清楚,比较容易回忆。
项目复盘的参与人员:最好参与过项目的人都能参与进来,在项目开展过程承担关键角色的人员是必须要参与的,例如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经理、运营经理等等。
项目复盘的提前准备:通知需参与会议的相关人员,让各自准备相关的材料、邀请一位复盘会议的引导者。
材料包含但不仅限:
项目复盘的阶段流程:
套用上面分享的四大步骤,对项目复盘分析的工作可分成以下3个步骤:
(1)对项目做整体的回顾
这一步将四大步骤中的(1)回顾目标和(2)评估结果进行了合并,从“起点”(目标)到“终点”(结果),对项目进行整体的回顾。
为了避免一上来就“唯结果论”,相互抢功或耍锅,开场应该相对轻松点,可以让大家先来聊聊对项目的理解:
(2)对关键事件进行回顾
项目的起止,有时间线,那自然就会对应有故事线。
过程中发生的各个关键事件,是影响项目运营和项目结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一一列举并分析。这时候让参与会议的人员提前准备,就很有意义了。
从项目立项开始画一条时间线,在时间线上标注出各个关键的节点,让所有人对应时间点,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对项目当时有影响的事情写在便条上,然后贴上去。
便条需要讲清楚几点: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是怎么发生的,造成了什么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3)产出团队和个人收获
付出必然会有收获的(这不是一句毒鸡汤)。这里想说的收获,更多的是对人对事的收获。
还是那句话,项目的结果是既成的事实。结果有可能是不如预期的,有可能是刚好达到设想的,也有可能超出预期的,这始终不是关注的重点。
复盘的意义在于总结,找到对项目有贡献的人,肯定和学习ta;总结对项目有利的经验,校验然后放大它。
对人的部分,可以把项目关键角色的人头像贴出来或名字写出来,让大家把跟这个人合作的经历、感受和评价写下来,肯定ta过往对项目的贡献。
对经验的部分,可以从沟通、人员、流程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收获总结。
对产品的复盘,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对版本的复盘。
产品复盘的周期:这需要具体依据产品的版本迭代速度而定。一般是3个版本迭代完就应该进行一次产品复盘。
产品复盘的参与人员:参与版本设计、研发和运营的相关人员,例如产品经理、美术、研发、测试、运营、客服、商务等。
产品复盘的提前准备:通知需参与会议的相关人员,让各自准备相关的材料、邀请一位复盘会议的引导者。
材料包含但不仅限:
产品复盘的阶段流程:
同样套用上面分享的四大步骤,对产品复盘分析的工作可分成以下4个步骤:
(1)回顾版本目标
依据准备好的版本迭代记录和需求管理表,先来回顾一下复盘版本的迭代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什么重点/目标展开的,属于新增功能还是优化已有功能,这些功能点是服务于哪些人群的,他们的群体特征是什么样的,主要是想满足他们什么样的需求?表层需求是什么?底层需求又是什么?如何验证版本的效果?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接到需求后,要对需求进行足够的分析,在设计产品和规划版本的时候,要提前想好验证产品设计的方式,罗列出希望改善的数据/指标。它有可能是营收类指标比如订单金额,也可能是功能使用率的漏斗模型指标,或者用户好感度相关的指标等等。
(2)评估版本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