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2-11
(我们是公益型电商平台,我在举例的时候会避开一些涉及到公司内部决策或隐私机密的地方)
我认为得先理解需求是什么?然后需求会从哪些地方来?如果自己挖掘需求该怎么做?需求来了之后该怎么记录?记录以后该怎么进行分析?分析之后该怎么进行验证?验证之后怎么进行排序?
所以我的需求方法论由七个部分组成:需求的理解、需求的来源、需求的挖掘、需求的记录、需求的分析、需求的验证、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这篇文章是关于需求的理解、来源、挖掘与记录
什么是需求?需求能分类的维度有很多,但我觉得应该先从源头开始分,也就是从立场的角度,可以分为用户需求和公司需求。我们一般所说的需求都是用户需求,但也不能忽略公司的需求。
根据KANO模型,用户需求可以分为基本型需求(痛点:用户有意识)、期望型需求(痒点:用户可能有意识)、兴奋型需求(兴奋点:用户可能无意识),与无差异需求、反向需求。
(网图,侵删)
举例:
比如电商类产品对用户来说的基本型需求,就是希望能更高效(时间/品类/金钱等)地购买东西,所以得能通过搜索、筛选等手段快速找到所需的商品,能完成正常的下单流程等等;
期望型需求有很多,比如在吃的方面,一般城市用户希望能买到更原生态的农副产品,能吃得更健康;比如没有明确购买目的的用户在浏览商城时,系统个性化地推荐给他了想要的商品;
对于公益型电商平台来说用户的兴奋型需求,可以是用户通过使用产品能完成一些精神上的追求,比如购买农副产品,被告知能帮助到大山里的贫困户;也可以是产品上一些小的功能点让用户觉得惊喜,比如生日时的问候等。
前面提到的根据kano模型而来的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需求,平常工作中我们可能用得更多;而马斯洛理论则是将用户需求从本质上进行分解成不同层次。
这是常见的两种需求理论,我希望能将这两种理论联系起来,并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进行说明。
我认为生理需求可以对应基本型需求;安全需求可以是基本型需求,也可以是期望型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可以是期望型需求,也可以是兴奋型需求;自我需求可以对应兴奋型需求。没有一概而论僵硬的分类,需要具体事例具体分析。
A. 生理需求:
如基本的吃穿住行用等,这些人类活动是需要相应的物品去支撑,现代人类不可能每样产品都自己去生产,只能购买。线下去商店购买是一种途径,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也是一种途径。
举例:金钱其实也算一种生理需求,在现代社会没有金钱可能都无法很好地生存下去吧;所以,在用户购买商品的同时能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能对用户的消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B. 安全需求:
人们的感受器官能通过外界的一些途径获取信息,而获取到的信息结合自身的认知,可能会转化为一些使内心不安的因素。减少了安全感,自己出于本能会主动地去获取安全感。
比如对健康的担心,对贫困的恐惧,对无知的忧心等。
注意,上面说的是否缺乏安全感是需要获取哪些信息和结合自身哪些认知。所以,我们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两个因素,但一定要把用户往好的方面引导并且把握尺度,不然就是在作恶。比如微信群里那些谣言就是利用人们的安全需求来作恶。
举例:从期望型需求来说,人们都希望能吃得更好,这个好不过不光是食物的丰富,还有食材的纯天然。抵触添加剂这样的工业品,正是源于对健康的担心。
你以前不知道吃什么对身体好,我告诉你了,你就获取了信息;但你以前认为这是骗人的,你就会不相信,产生不了对安全感的需求感。那我如果告诉你原理呢?吃了之后你的身体会得到什么,是怎么产生作用的,可能就会改变你的认知。所以安全需求也可能是期望型需求。
从基本型需求来说,产品设计时,比如用户在输入支付密码的时候加一些交互,可能会打消用户对泄露密码的顾虑,让用户能更安心的输入密码,也提高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
C. 社交需求:
人是群居动物,对社交的需要是刻在基因里的。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同时也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等因素都有关系。社交包括友情,爱情,亲情等情感;也可以分为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
举例:从期望型需求来说,比如我在购买商品时能参考商品的评价,购买数量等他人留下的痕迹;购买过该商品的用户可以对商品进行评价,没买过的用户也可以对别人的评价进行点赞,评价等操作。
这些互动性的功能就能让每个用户这样单一个体联系起来,让用户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冰冷的商城,就像菜市场买菜那样热闹。
从兴奋型需求来说,比如用户生日的时候可以推送祝福,对用户来说就是来自陌生人的关心。
比如我们之前在规划了一个功能,用户购买商品后可以通过微信分享,赠送给朋友;这个赠送不单单是是直接填朋友的收货地址,还需要朋友的接受,相当于增加了互动。所以利用社交的属性可以为产品带来新的用户。
D. 尊重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也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和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尊重需求作为期望型需求时可以是对我人身的尊重,作为兴奋型需求时可以是对我成绩的尊重。
尊重需求是可以暗合在社交需求之中的,对我的尊重,可以是来自其他用户,也可以是来自平台。
举例:比如,如果用户只是单纯的购买了一个商品而没有与他人产生交集,又哪来的尊重呢。所以商品评价的点赞就是一个尊重需求的体现。我发布了一个评价,其他人觉得我的评价对他有用然后点赞,我看到点赞数量越高,就觉得他人对我的认可度越高。
当平台将我的评价作为精选评价时,就是平台对我成绩的一种尊重。同时,平台的尊重也可以是一些文案上的体现,比如多用敬语,像淘宝体中的亲也是。
E. 自我实现需求:
指对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到最大程度的需求。人们希望能对自己的表现或获得的成绩非常满意。炫耀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实现的外在表现。
举例:从产品设计上来说,比如我们平台的会员有不同的等级,通过一些规则能达到较高的等级,但用户也希望自己的等级能被别人所看到,不然就变成自嗨了。所以在商品的评价页面里的用户头像,查看用户的个人主页等可以加上等级,甚至加上一些交互效果。
从更高一层面来说,我们是公益电商平台,我们可以告知用户,在我们平台上购买农副产品,是可以帮助到贫困地区的卖家,为他们的脱贫致富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就相当于升华了单纯购买商品这一行为的意义。
公司需求也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之后,公司希望能得到一定的回报;回报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boss的愿景等等多方面。
这是一个大的需求方向,有了这条方向,就可以拆解许许多多的小需求,逐一去完成。就像搭建一个电商平台,就得有后台,后台就得有商家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等等功能。
同时,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司需求的侧重点不同,甚至也是可以改变的。
举例:
比如我们平台是一个公益电商平台,希望通过搭建这么一个中间的桥梁,能帮助到大山里的贫困户,这是愿景;而通过收取中间的佣金能得到一些金钱回报,同时也能把生意做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