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3-31
这是非常典型的「用途枚举」类题目,这类题目经常出现在非技术的面试中,同类型的题目也有很多,比如:
面试官很喜欢出这种题,表面看起来只是发散思维的脑洞题,其实也能考验求职者的临场应变能力、思考和表达的逻辑。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不直接考查专业技能呢?
因为实习生通常还未走进职场,没有太多的专业硬技能,思考、表达等软实力就成了非技术类岗位的人才筛选标准之一。
本文将会从三个角度给出思考,供你参考。
一个小互动:
你看到题目是不是觉得也太简单了,随手就能列举出来?
Really???
现在,跟我一起做:拿出你的左手,说出一个答案就伸出一个手指,左手用完了可以可以把右手拿出来。我打赌:
98%的人在思考的时候都用不到右手,你会发现真的让你说的时候,你最多只能说出三五个用途,再多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了,可如果是面试,你最多也只有1分钟的时间回答而已。
假如,你真的能想到20个用途,你觉得面试官真的想听你列举出20个用途吗?或者说,你觉得你列举出了20个用途的回答具备怎样的优势呢?
有些同学可能不太理解什么是结构化思维,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假如现在有两个候选人,他们分别基于“请列举一支笔的20种用途”进行了作答。
A的回答:写作业、签名、画简笔画、当簪子、当书签、挖坑、扎气球、吃面、在物品上做记号、做成暗器、收藏、打台球、拍卖、砸核桃、捣蒜、擀面条、当礼物送、伪装成录音笔、作弊、敲架子鼓、扎酸奶瓶盖儿……
你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是不是还不错?好几个你都没想到?但是,它充其量算是个60分的答案,现在你把闭上眼睛,数一下自己记住了几个?
大部分都没记住对不对?这就是问题。
B的回答:我将钢笔的用途分了五类:书写类、工具类、增值类、娱乐类、攻击/防身类。
B继续回答:
基于这五个类型,钢笔可以有以下用途:
- 书写类,比如写作业、签名、画画、做记号;
- 工具类,比如做书签、作弊、簪子、砸核桃;
- 增值类,比如收藏、拍卖;
- 娱乐类,比如扎气球、打台球、敲架子鼓;
- 攻击/防身类,比如暗器、录音…
如果你是面试官,你会选A还是B?
双方在对答的过程中,你说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能听懂多少,能记住多少。
就好比,你做了十分钟自我介绍,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面试官没有获取到任何信息重点。说得多,不棒;说得好,才棒。
什么是说得好?你传递了信息、对方听懂了就是好。职场第一课就是正确、有条理的表述你的需求及你的思考。
这里需要提示一点,产品思维不一定非要按照「用户-场景-需求」去分析,只要你给出的答案中考虑到这几个要素就可以。
什么是产品思维呢?产品思维在本篇体现在「清楚描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严谨、有逻辑的思考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定义问题–用途分类–论证用途三部曲来思考。